【 KT醫美指南|「補水」與「保濕」的區別 】
入秋後的保養常聽到要多補水保濕,預防乾燥造成老化,久而久之大家都會誤會他們是同一個保養步驟,其實他們完全不一樣喔!
💧補水:會像是給肌膚水份,在保養步驟中像是化妝水、噴霧、面膜等都屬於補水
❄️保濕:將補充的水份鎖住至肌膚,防止水份的流失,例如:乳液、保濕霜等等
而不同的膚質在這兩個保養步驟則會有所不一樣,如果沒搞清楚可能會有臉部變乾或過於滋補冒痘的情形喔!快來看看不同膚質的保養重點吧
1. 油性肌膚:油脂分泌較旺盛,帶油份不代表水份,有時肌膚是因為過於乾燥才造成出油,建議保持肌膚油水平衡達到保濕效果。保養品的選擇則需避免內含致痘配方,並選擇清爽、好吸收的質地,避免對肌膚帶來黏膩厚重的負擔。(建議:面膜最多敷10分鐘,敷完用清水洗掉殘留物質,讓肌膚底層充滿水分外,還可以保持表皮清爽!)
2. 乾性肌膚:除了補水外,也需補充油脂,選擇質地較厚、保健肌膚角質層的霜類來保養。建議溫和清潔並加強保濕,使用滋潤的保養品強化肌膚潤澤度,並在保養的最後一步使用乳霜,將滿滿的養分鎖乾涸的肌膚,使肌膚水潤有光澤。(建議:面膜最多敷15分鐘,敷完可用清水洗掉殘留物質或者不洗,然後在最後上保濕乳液或霜,加強皮膚鎖水!)
3. 混合肌膚:分區塊給肌膚做不同的保養,例如臉及較乾燥給予較滋潤的保養品,T字部位可選擇清爽型的保養品。保養程序應避免過度去除油脂,忽略補充水份的重要性,否則將導致肌膚乾燥脫皮。建議選擇同時具有皮脂調理且保濕功能強的產品,根據膚況適時地分區調理,才能維持肌膚油水平衡的理想狀況。
4. 敏感肌膚:膚質較薄,肌膚容易受損,常會發紅、出疹、發癢,微血管顯而易見,鎖水功能較差。
產品的選擇以針對敏感原因加以預防。避免任何有刺激性、過於油膩、香味較高的保養品。尤其在嘗試新保養化妝品時,先擦在手臂內側,做過敏反應測試。
對環境溫度、溼度、季節變化,須做適當之防護,避免紫外線之照射。飲食中少用調味料,避免刺激性之食物。除此之外可選擇修護型的保養,已先恢復肌膚屏障的強度為主。
以上KT醫師的保養方式以每天確切清潔皮膚及加強保養品吸收外(每天一片保濕面膜),體內補充水分(固定服用玻尿酸錠)及良好的睡眠或飲食(避免吃油炸甜食),也可以由內而外讓肌膚保持健康有彈力喔!
⚜️ 追蹤郭醫師IG|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dr.ktkuo/ ⚜️
#KT美學世界 #郭美妤醫師 #KT醫師 #醫美 #醫美指南 #婦產科醫師 #微整 #微整型 #愛自己 #肌膚保養 #女性保養 #凍齡 #醫美診所 #醫美介紹 #醫美保養 #保養 #極簡生活 #極簡 #美麗 #愛美 #漂亮 #知性 #補水保濕 #肌膚補水 #肌膚保濕